李白这首《把酒问月》,一问千年,道尽了人生最深的思考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9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15

图片

点击关注 不迷路

图片

图片

《把酒问月》

李白〔唐〕

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

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

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。

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。

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

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
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

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。

图片

【01】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人攀明月不可得,月行却与人相随。

〖📜释义〗  

青天上的月亮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?我现在放下酒杯来问一问它。人想要攀登到明月那里是不可能做到的,但月亮却总是跟着人走。这里李白用了一个很有趣的对比,说明了人与月亮之间既亲近又遥远的关系,体现了古人对天体运行的朴素认知。〖💡心得感悟〗  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这样的,越是想要紧紧抓住,越是抓不住;反而是那些顺其自然的,却总是陪伴在身边。就像那些真正的朋友,你不用刻意讨好,他们却总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。有时候啊,我们真的需要学会放下那种强求的心态。月亮不会因为你想要它就降下来,但它会一直在那里,默默地照亮你的路。人生的很多幸福,其实就在这种"不求而得"的状态中。

【02】皎如飞镜临丹阙,绿烟灭尽清辉发。但见宵从海上来,宁知晓向云间没。

〖📜释义〗  

月亮明亮得像飞在空中的镜子,照临着红色的宫殿,绿色的云雾消散尽了,清冷的光辉散发出来。只看见月亮在夜晚从海上升起,哪里知道它在黎明时分向云间隐没。这几句描绘了月亮从升起到隐没的完整过程,展现了李白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。〖💡心得感悟〗  我们平时有多久没有好好看过月亮了?李白能把月亮观察得这么仔细,说明他是真的在用心感受生活。现在的人啊,总是匆匆忙忙的,很少有时间停下来看看天空。其实,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在这些细微的观察中。你有没有注意过,同样是月亮,在不同的时间、不同的地方看,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?有时候朦胧如纱,有时候清亮如镜,有时候又带着一丝神秘的色彩。我觉得这就是生活的智慧——学会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。不一定要去什么名山大川,就是抬头看看月亮,也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。李白告诉我们,诗意的生活其实很简单,关键是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。

【03】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
〖📜释义〗  

月宫里的白兔一年四季都在捣药,嫦娥孤独地居住在那里,和谁做邻居呢?现在的人看不到古代的月亮,但现在的月亮曾经照耀过古代的人。这里李白引用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,同时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思考: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存在。〖💡心得感悟〗  你想想看,我们现在看到的月亮,和一千多年前李白看到的是同一个月亮!这种感觉是不是很奇妙?时间在流逝,人在更替,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。看着满天繁星和那轮明月,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,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都曾经在同样的月光下思考过人生。这种跨越时空的连接感,真的很震撼。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,但我们所经历的美好、所感受的情感,却能通过某种方式传承下去。就像这首诗,李白写下的不只是文字,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。读到这里,你会不会也有一种"原来我们都是同路人"的感觉?

【04】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。

〖📜释义〗  

古代的人和现在的人都像流水一样逝去,但大家看到的明月都是一样的。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,月光能够长久地照在金色的酒杯里。这是全诗的总结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感慨,以及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。〖💡心得感悟〗  "古人今人若流水"这句话,说得多么透彻啊!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很特别,但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,每个人都只是匆匆过客。不过这并不是什么悲观的事情,反而让我们更加明白:既然时光如此珍贵,为什么不好好享受呢?李白的智慧就在这里——他不是消极地感叹人生苦短,而是积极地拥抱当下的美好。"唯愿当歌对酒时,月光长照金樽里",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啊!有酒有歌有月光,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呢?我想我们都应该学学李白这种心态。不要总是为了未来而焦虑,也不要为了过去而遗憾。当下的每一个美好时刻,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和珍惜。毕竟,月亮还是那个月亮,但能够欣赏月亮的我们,却是独一无二的。

END

图片

 欢迎关注 “淳风雅言”!

谢谢帮忙 “点赞” + “分享” + “推荐”!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